汇通网8月5日讯—— 国际油价连续三天下跌后周二趋于稳定,布伦特原油报68.76美元,WTI小幅下跌至66.27美元。市场担忧OPEC+将在9月增产54.7万桶/日,或导致供应过剩,抵消了俄罗斯供应中断的潜在支撑。与此同时,美国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施压,并威胁对俄油实施100%次级关税,引发全球能源流动变化的不确定性,可能再次扰乱油市。
国际油价周二基本持平,此前连续三天下跌,原因在于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加剧。布伦特原油期货维持在每桶68.76美元不变,而美国WTI原油小幅下跌至66.27美元。前一交易日,两大油价基准均下跌超过1%,触及一周低点。
这一轮回调的核心在于OPEC+宣布将于9月起增加原油产量至每日547,000桶,这是该组织自年初以来连续第三次加快增产节奏。
OPEC+控制着全球约一半的石油供应,自2020年以来一直限制产量以支撑油价,但近期出于争夺市场份额的考虑,逐步解除限产。
“这标志着OPEC+最大规模减产计划的提前全面逆转,总量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.4%。”——据市场调查显示。
尽管名义上增产54.7万桶/日,但市场分析师认为,实际流入市场的数量可能较低,因部分成员国产能或受限,难以完全兑现增产目标。
与此同时,地缘政治风险仍为市场带来不确定性。美国正向印度施压,要求其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,以促使莫斯科就乌克兰问题做出妥协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威胁,对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100%的次级关税。此前,美国已在7月对印度实施了25%的进口关税。
“印度是俄罗斯海运原油的最大买家,若其采购中断,将迫使俄罗斯寻找新的买家,而可选择的对象正在迅速减少。”——ANZ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表示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约175万桶/日的原油,较去年同期增长1%。
此外,市场仍在关注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新一轮关税措施。分析人士担心,此举可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,从而削弱燃油需求复苏动能。
从技术面来看,WTI原油日线图显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,价格目前徘徊于66美元附近,连续失守5日与10日均线支撑。14日相对强弱指数(RSI)已跌至中性偏弱区域,表明短期动能不足。
若后市跌破65.50美元的前期支撑位,恐将测试64.00美元附近的关键防守位;反之,若重返68.50美元上方,则可能重启反弹走势。整体来看,空头占优,短期走势偏空,但需警惕政策或地缘事件触发的技术性反弹。
编辑观点:
当前油价陷入“供需预期博弈”的胶着状态。一方面,OPEC+的增产决定或压低油价;另一方面,美国的地缘政治施压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又可能限制部分供应,甚至冲击全球能源流向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短期油价将继续处于波动区间,需密切关注供应兑现程度与地缘政治的发展。9月将成为油市的关键转折点。
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:金银油气+铂钯铜农产品期货(2025年8月5日)
原油交易提醒:供给端过剩担忧情绪施压油价重回区间震荡,等待支撑确认
风险提示:
任何在本网站刊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讯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信号等只作为参考,您须自主做出投资决定,并对该决定负责。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、准确,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,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,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。投资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、资料及图表等信息进行交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与本网站无关。
全球财经,极速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