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通网7月16日讯—— 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(BMD)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周三(7月16日)收涨1.49%,报4,225林吉特/吨,成功收复前一交易日失地。日线级别技术指标显示,布林通道中轨位于4,009林吉特,MACD柱状线收窄至4.15,暗示短期动能有所修复。此次反弹主要受到芝加哥豆油及欧洲菜籽油价格联动提振,而林吉特汇率微贬0.02%进一步增强了出口报价竞争力。
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(BMD)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周三(7月16日)收涨1.49%,报4,225林吉特/吨,成功收复前一交易日失地。日线级别技术指标显示,布林通道中轨位于4,009林吉特,MACD柱状线收窄至4.15,暗示短期动能有所修复。此次反弹主要受到芝加哥豆油及欧洲菜籽油价格联动提振,而林吉特汇率微贬0.02%进一步增强了出口报价竞争力。

豆油外盘驱动明显
孟买Sunvin Group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:“隔夜芝加哥豆油、ICE菜籽油及欧洲油菜籽期货集体走强,叠加亚洲时段能源价格回升,直接推动棕榈油开盘跳涨。”数据显示,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豆油主力合约上涨0.51%,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合约跟涨0.37%,但同期大马棕榈油对大连棕榈油贴水扩大至0.37%,反映区域价差博弈仍在持续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原油价格企稳为生物柴油需求提供潜在支撑。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抑制了市场情绪,但中国原油消费回暖迹象抵消了部分利空,WTI原油期货持稳于78美元/桶上方。作为生物柴油原料,棕榈油与能源市场的联动性再度凸显。
出口数据压制涨幅
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 Malaysia数据显示,7月1-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下降5.3%,另一机构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统计的降幅更大,达6.2%。这一数据与6月同期相比明显转弱,暗示主要进口国补库节奏放缓。不过,知名机构分析师认为,当前出口疲软可能受短期船期调整影响,印度尼西亚7月上调出口关税的预期或促使部分买家转向马来西亚市场,后续需关注20日前出口高频数据能否改善。
技术面与机构观点分歧
从技术形态看,棕榈油合约仍处于4,000-4,200林吉特的震荡区间,布林通道上轨4,192林吉特构成短期阻力。新加坡某跨国贸易商交易总监表示:“若突破4,250林吉特,可能触发空头回补行情,但现阶段产业客户更倾向于逢高锁定利润。”与此相对,吉隆坡一家本土投行强调,厄尔尼诺对2025年四季度产量的潜在影响尚未充分定价,远期合约存在估值修复空间。
总体而言,当前棕榈油市场处于多空因素交织阶段。外盘油脂强势与生物柴油题材提供上行动能,而出口疲软及宏观不确定性则抑制投机热情。交易者需密切关注周四发布的马来西亚7月1-20日出口数据,以及芝加哥豆油能否延续突破走势。
【慎重声明】汇通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客户应详细了解所有有关外汇贵金属买卖的风险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