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通网4月8日讯——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突然加征关税的举动冲击全球市场,新兴经济体央行被迫面临艰难抉择:是优先刺激经济增长,还是稳住本币汇率?这场政策博弈正在考验各国央行的应变能力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突然加征关税的举动冲击全球市场,新兴经济体央行被迫面临艰难抉择:是优先刺激经济增长,还是稳住本币汇率?这场政策博弈正在考验各国央行的应变能力。
1. 降息节奏被迫调整
印度、印尼等新兴市场原本对降息持谨慎态度,担心重蹈历史覆辙——过去数十年的激进宽松曾引发市场崩盘。但如今,经济基本面担忧已压倒稳定汇率的考量。景顺亚太区策略师David Chao指出:"各国央行可能通过货币宽松来支撑增长,但这会让本币今年承受更大压力。"市场预计,部分新兴经济体央行的降息步伐甚至可能快于美联储。
2. 美联储"按兵不动"加剧压力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明确表态,即便全球市场动荡,也不会急于降息。这与市场预期(预测年内降息近125个基点)形成强烈反差。这种政策分歧让新兴市场央行更难抉择——若独自放宽政策,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。
3. 各国困境大不相同
印度:2月进行了五年来首次降息,但近期更倾向于通过流动性注入而非进一步降息来缓解银行压力。然而,特朗普关税可能改变策略——本周印度央行会议预计至少降息25个基点,甚至可能年内再降50个基点。
印尼:降息空间极其有限,因印尼卢比已逼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低点。三菱日联分析师Michael Wan认为,卢比疲软可能迫使央行推迟降息。
拉美:巴西连续第三次加息(100个基点),而墨西哥虽未被纳入最新关税名单,但仍受25%关税影响,上月已开始降息。
韩国:尽管面临刺激压力,但央行对高杠杆经济中的风险保持警惕。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强调,需平衡刺激政策与家庭债务管控。
总结
特朗普的关税炸弹彻底打乱了新兴市场央行的布局。一边是增长放缓的紧迫压力,一边是本币贬值的潜在风险,政策制定者正走在一条越来越窄的钢丝上。这场由美国掀起的贸易风暴,可能让新兴市场陷入比预期更长的货币宽松周期——而这一次,它们手中的缓冲工具却比以往更少。
4月17日财经早餐:避险情绪高涨,金价持续刷新历史新高,鲍威尔警告别期待美联储出手救市
4月16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:18品种支撑阻力(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)
风险提示:
任何在本网站刊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讯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信号等只作为参考,您须自主做出投资决定,并对该决定负责。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、准确,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,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,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。投资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、资料及图表等信息进行交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与本网站无关。
全球财经,极速了解